dslogo.gif (4214 字節)


您可以一路按“下一頁”瀏覽本欄全部文章,且可隨意按“上一頁”返回上頁瀏覽文章,隨時返回“首頁”或”作家隨筆“。

ddfg.gif (2257 字節)

您的位置 首頁>>作家隨筆>>赤誠與遠見

赤誠與遠見--作者:陳大年


自從後林村黨支部書記林天來帶頭賣掉自家三口肥豬, 發動全村集資辦學的那天起,經過七度春秋,如今東山島已 被評為福建省的“集資辦學先進縣”。這事兒乍聽起來並 不驚人。但是,當我了解到這個海島曾經有過“寡婦村”、 “乞丐村”,有過許多次鬼泣神驚的海戰和無名氏“義墳” 之後,便肅然起敬,覺得今天的教育事業確實具有一種改 天換地的悲壯精神。

    有人說,東山多義士。也有人說東山多戰事,有海魂。 我想,東山島(縣)不大,194平方公裡,17萬餘人, 千百 年來兵家必爭之地,戰火頻繁,他們怎麼承受得了?

海 島 滄 桑

    東山島在福建最南端,去澎湖僅98海裡。一千年前就 是貿易港。

    南宋末年某都尉率四萬軍民抗元,死守東山島,傷亡 甚重。史記無記載,島上有碑銘。

    明嘉靖、萬歷年間,東山男兒“四抽一”當海軍戍澎 湖列島。尸骨還鄉,群英合葬,島上至今有無名氏之義墳 “萬福宮”。

   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是海盜商人,明嘉靖時兩次招安, 先在廈門,後在東山。他鼓勵東山人去臺灣,在一次較大 的移民後,鄭成功、黃道周、鄭經等人抗清,都是以此地 為據點。

   清康熙22年,大將施瑯練兵東山,半月征戰,全部收 復臺灣。

   抗日戰爭期間,日寇三次攻打東山,居民慘遭狂轟濫 炸。

   1950年國民黨軍隊潰退時,從東山抓走、帶走4847人, 多是表年男子,留下成千寡婦。

   1953年國民黨“反攻大陸”,侵占東山一大半,被我 擊潰,殲敵3000,我守島軍民犧牲千餘人。島上有很大的 烈士陵園。

    朋友,您別怪我羅列這麼多史實──不如此就很難理 解東山人是怎樣重建家園的。

    1978年,這裡人均收入54元,是全省最窮的。1989年 人均收入1340元,是當年的24倍,一躍而成為全省人均收 入最高的縣。他們的法寶是什麼呢?答曰:“十年樹木, 百年樹人。”

谷 文 昌 植 樹

    谷文昌是從太行山走來的“南下干部”,連任3 年縣 長和10年縣委書記。有人說那段守土創業是“谷文昌年代”。 它的特點則是“天天備戰,月月抗旱”。

   “天天備戰”是實情。1953年7月16日,國民黨出動3 萬人進犯東山島,有傘兵占領通向大陸的渡口“八尺門”, 有14艘軍艦炮轟我守島部隊,有1.6萬人登陸。 谷文昌率 領全縣干部、民兵與敵展開白刃戰。他們堅持了一晝夜, 又配合我增援部隊於17日擊潰了進犯之敵。直到1956年, 蔣軍的飛機兵艦從未間斷過對東山的襲擾。

   “月月抗旱”也是事實。國民黨撤退的前一年,東山 就有兩千餘人死於天花, 一千餘人淪為乞丐, 倒是留下 1720家賭場、7家妓院和87家大煙館, 再就是荒山和滿島 黃沙──近百年間黃沙淹沒13座村莊,東山人稱之為“沙 虎”。谷文昌在30多年前就有“環境意識”。他深知,為 人民服務,在東山就是植樹造林制服“沙虎”。經過幾年 實驗,終於發現澳州樹種木麻黃可以成活 最令人欽佩 的是,在全國各地大肆伐木“大煉鋼鐵”的1958年,谷書 記卻在東山島掀起了全民植樹的高潮!這個高潮一氣堅持 了六年,“三年困難時期”喫糠咽菜也植樹。

    待我來到東山采訪時,這裡已是一座滿目青翠的綠島! 數百公裡防護林帶鎖住“沙虎”。谷文昌的墳塚就建在他 親手造就的密林之中。

楊 瓊 辦 學

    80年代初,東山縣組建了一個新的領導班子,文化素 質較高,大多數是30來歲的實干家。他們雄心勃勃,請同 濟大學校長率領專家學者來東山島做發展規劃。提出了建 設港口旅遊城市的總方向,以港口經濟為中心,以輕型經 濟為重點,帶動其它。

    縣委宣傳部長高愛明告訴我,要實現這個規劃,突出 的矛盾之一就是缺少人纔。熟練技工要兩萬人,隻有3000; 工程技術干部要4500人,隻有助理工程師8人; 還要大批 財貿管理干部,一個也沒有,靠國家分配大學生吧,太少, 又因為東山太窮,人家不肯來。因此隻能自己辦學,而且 要由中小學基礎教育抓起,這是縣委全體成員的共識和決 議。

    辦學的認識也來自基層。後林村黨支書林天來講了個 故事: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改革開放,有位本村的華 僑回來要投資辦化工廠,談來談去,全村沒有聽得懂一個 化學名詞,根本不知道他要生產什麼,隻好送走財神。此 事對村干部們刺激很大,林天來帶頭賣豬,拿出700 元, 支委和村委委員每人300元,干部和民兵每人50元, 村民 普遍投資,加上本村磚廠的盈利,1983年率先蓋起了漂亮 的教學樓。隨後又續建幼兒園,共投資26萬多元,每年還 拿1.8萬元輔助教學經費。

    後林學校成了典型,縣委書記楊瓊可算抓住不放了。 他組織全縣50個行政村的干部都來參觀學習,又與高愛明 一起去各村“逼駕”,逐個落實集資辦學,而且是像後林 村那樣修建全新的教學樓。楊瓊說,“一無二有”( 無危 房,班班有教室,學生有課桌椅)的標準雖好, 但是我們 東山縣原有的校舍太破舊了,靠國家撥給的少量維修費, 平分下去,一村一年千八百元,小修小補,幾十年也修不 完,還怎麼發展?關鍵要解決由誰辦學的認識問題!必須 自力更生、集資辦學。
    楊瓊,修長身材、文質彬彬、目光逼人,說一不二, 頗具辯纔。他既當書記又當“說客”,說得支書、村長們 無法招架。1986年,又有10個村建起了自己的新學校。

    寫到這兒,讀者朋友一定要問:東山不是很窮嗎?難 道新校舍都是楊瓊“說”出來的?

    不,此時東山人已經在改革開放的大道上急起直追, 他們的縣長就叫洪我追。這名字很新鮮,我從沒見過。不 過,見到了這位風風火火、晝夜連抽轉、站著辦公,轉眼 就“失蹤”的年輕人之後,我立刻就相信了全縣人民都在 爭分奪秒地建設“四化”。

    從前,東山的四大產品是:甘藷、花生、鹽和水產品。 1984年在這沙土地種植蘆筍成功,比甘藷收入高幾倍,又 能出口創彙,年產3萬噸,創彙4千萬美元,僅此一項,農 民年收入1億元。他們還大力發展海洋捕撈和養殖業。 最 有趣的是這裡的砂子變成了寶貝── 砂貯量2億噸, 亞 洲第一、品位最高。楊瓊風趣地說,先賣點資源吧,然後 自己再生產玻璃。目前年產 砂30萬噸,主要供應上海耀 華玻璃廠,深圳、臺灣、日本的客商也爭著來訂購。

    東山的經濟正在起飛,群眾集資辦學已經有了物質基 礎。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,又勢必給經濟起飛注入強大 的原動力。

百 年 大 計

    1987年6月, 楊瓊在漳州召開的一次教育工作會議上 當眾宣布:東山島三年實現小學校舍更新,鄉鄉村村校舍 樓房化。

    縣教育局黃局長告訴我,楊瓊可不是信口開河的人, 這是縣委決議,說了就要做到。
陳明村的干部有畏難情緒,不敢發動群眾集資辦學。 楊瓊跑去說,你們是大村,捐十幾萬不難,干部每人捐 50 元,而且楊瓊和高愛明先捐。村干部笑了:好辦啦,誰敢 不捐?

    高陳村也如此,高愛明去督促集資辦學,村長認親, 說:“咱們都姓高”,要投資。高愛明就帶頭捐50元,硬逼他們上馬。

    澳角村集資40萬,黨支書多纔多藝,自己設計,繪壁 畫、寫美術字,新校舍質量最高。這個小學已變成風景參 觀點,全村老人都去看,說是“積了大德”!
    這裡的成人教育也辦得很好。銅陵“鄉鎮文化技術學 校”從掃盲到中專,每周四個晚上培訓個體船員、業餘會 計、邊防人員和治保主任,還有機械制圖、縫紉、器樂等 專業課。

    東山職業中學更受歡迎。初中畢業生再培訓三年,有 水手、輪機、制冷、工藝美術、護士、幼師、財會、土建、 服務員等專業班,還有短期培訓和夜校,雖然不包括分配, 畢業生就業並不困難,甚至供不應求。

     “樹木”和“樹人”的百年大計已經深入人心。我敬 佩東山干部的赤誠與遠見,祝福東山人民幸福和大步前進。

|關於我們| |聯繫方式| |廣告聯繫| |合作伙伴|
Copyright 2000-2002 紅葉電腦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
Email:webmaster@12590.com Tel(Fax):0596-5861157
Add:福 建 省 東 山 縣 人 民 會 堂 右 側 大 樓 二 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