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订中心 |
m 九 仙 山 m
q 岛 内 各 景 区(点) q

 

  九仙山,一名叫观音山,因在此山曾建观音亭庙,故名。它座落在铜陵镇西北面。明初,江夏候周德兴建铜山所,在这里设铜山水寨,因此又称水寨大山。明初调漳州府军守卫,因是本地士兵,很多人擅离军营回家,后改调兴化府(今莆田、仙游一带)的官兵优驻守,官兵们奉祀“九鲤湖仙公”于山顶石洞里,故名:“九仙山”。概言之,丰富多彩的历史,使一山有三名。郑成功水操台

    九仙山背临铜陵镇大澳湾,面向铜山古城,地势险要,是历代军事要地,戚继光,郑成功曾先后在此屯兵,建水师。

    九仙山,山势挺拔,层陵叠起,曲径迁徊,古榕如盖,盘根错节,须根如篱,风景优美,是盛夏纳凉的好去处。从南麓拾级面上,迎面左侧石廓巨石石壁上的“宦海恩波”四个大字是明嘉靖五年(1526年)福建参政巡海道到此巡视题下的。明嘉靖十五年(1536年)镇东卫升钦眷差总督吴文(字朝器)防备倭寇入侵有功,铜山水寨官兵,在巨石中间,建立“惠德碑”以纪其绩。明嘉靖四十三年(1564年)和万历十年(1582年),戚继光曾两度率师在铜山所屯驻,修造战船,于大澳海域操练水师,抗击倭寇,指挥台设于此。巨石下面的一块石碑,是明万历年间东阁大学士林轩(谥文穆)登台揽胜提写的一首诗《游九仙岩》:“洞门六六锁烟霞,碧水丹山第一家;深夜寒泉流出月,晓天清露滴松花。”后人到此揽胜题咏的很多,所有的诗都和他的韵而写的。明末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撰写的《铜山石室记》文中写道:“予自早岁,日陟兹山,月出东望,荡漾两海,海中塔峰,正当架上,柱海与天,如圭拥壁,心系而乐之。”从历代文人墨客的纪游诗中,可见九仙山的绮丽景色了。

    沿着石磴云梯对面有“瑶台仙崎”的巨石高踞山颠,是当时郑成功训练水师的水操台。

    顺着铁扶梯下了水操台,就到了鲤鱼石。鲤鱼石后面有块行书石刻,题刻《横海歌》一首,是明万历三十年(1602年),水师提督施德政渡海到澎湖征剿倭寇,奏凯回归,在此庆功,宴会战士,饮酒赋诗,写下的一篇文词壮丽的诗篇。

    仙道皈宗绕过鲤鱼石,就到了“云山石室”,石室大石为盖,下台门,洞内平坦,可坐十余人,是个天然的岩洞,为东山岛十八景之一。洞中有洞,一通到底。洞内清幽明净,通风清爽,冬暖夏凉。东面有《仙峤记言》石碑,高175公分,宽70公分,是明永历六年(1652年)所立勒刻,全是楷书,记载当年郑成功驻兵铜山的四十三位部将,乐捐白银三百两修建观音堂(已毁)之事。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年),水师提督程朝京同参戎李楷先后三次督师至此山,室中“铜山石室”为他所书,并写下了《视师三度驻铜山》律诗一首于壁上。明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春,镇宁知州段佰介部属周光甫挥师北上,镌刻韵律诗二首于石壁上。

    九仙山是书法艺术荟萃的地方,留下摩崖石刻二十多处,真、草、隶、篆无不珍品,诗文所记对研究东山历史很有价值。

    如今,当你像当年的将军一样威武地站在水操台上,放眼望去昔日的战火也不在,而所见的是一派和平建设的景象,烟波浩渺之中,渔帆点点,商船南来北往……

 

   
页面顶端

|关于我们| |联系方式| |广告联系| |合作伙伴|
Copyright 2000-2003红叶电脑信息技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Email:redleaf@diedao.com  Tel:0596-5831157
Add:福 建 省 东 山 县 商 业 局 一 楼 (县 公 安 局 路 口)
本站所有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样式),未经许可严禁抄袭、转载、镜像,我站保留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!